今天,全国都来听广州“讲古”

如果这座城市有记忆
那么她不会忘记
“重生”的日子
广州
1949年10月14日
是她的新生纪念日。
这一天
广州解放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党报
联合制作了一个
“生日礼物”
接力赛讲述了每个城市独有的解放故事。
今天,
我们一起回忆。
广州解放的过去
01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获得解放。
在这短短的17个字节后面,不仅有打破黑暗的枪,还有解放军进入这座城市的鲜花。只有当城市里所有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时,这个时刻才成为历史。
那年10月,虽然广州尚未解放,但一对在番禺市桥生活了很长时间的儿时伙伴准备回家到白鹤洞村,在10月的黎明前夕完成他们的婚礼。
婚宴后不久,传来一声巨响,亲朋好友都被吓跑了。
三角洲两人的“结婚照”。资料来源:《广州日报》
02
噪音来自东方。婚宴举行的同时,海珠大桥被炸成两段。爆炸发生时,大桥的钢梁、钢筋和石块在空中飞舞,两根1米多长的钢筋在离海珠大桥200~300米的胡彪永安东大厦前飞舞。
李存忠也听到了这种巨大的噪音,他还是一名高中生。
“爆炸震得学校教室和宿舍的玻璃嘎嘎作响。后来发现国民党军队为了逃跑而炸毁了这座桥”。
△当年被炸的海珠大桥(资料来源:羊城晚报)
逃亡前,当时聚集在广州的国民党军政领导人密谋炸毁广州的所有重要设施,如发电厂、水厂和海珠大桥,企图把广州变成一个恐怖的世界。
03
保护这座城市已经成为所有广州人的战斗。
西村发电厂的工人在9月组织了自卫队,并修复了电厂周围1000多米的铁丝网,准备通电以防敌人在危机中崩溃。吴县门电站的工作人员甚至提前一个半月购买了足够的煤,甚至留在外面的工作人员也回到电站进行紧急住宿。海珠大桥被炸时,虽然有30多人受伤,但他们仍坚守岗位,并迅速恢复电力传输。
根据党的指示,渗透静海区自卫队的同志们在13日向黑社会和军事特务发出警告,立即停止他们炸毁吴县门电站的阴谋,并打电话给各区的假派出所,命令他们保护辖区,等待人民接管。
△广州于1949年10月14日解放。为了欢迎人民解放军,市民们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和腰舞。资料来源:《广州日报》
04
15日黎明前,五星红旗高高悬挂在越秀山顶。
虽然当时广州已经解放,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表还没有正式接管广州的所有部队。国民党残余分子仍在死亡,街上到处都是间谍。当时,刚加入工作的热血医生林道平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面五星红旗,挂在当时的中心医院楼上。
“当时悬挂国旗真的很危险。解放后一个月内,国民党特工还在我院开枪杀人。但是我们很高兴我们做到了。”
广州解放三角洲,学生游行跳舞。资料来源:《广州日报》
从广州军区退休的李存忠回忆起广州解放的时候,不仅是为盛大入学典礼做准备的学生,还有当时来学校教我们民间舞蹈的解放军宣传员等等。他还记得自己的情感。当时,他甚至迫不及待地想参加学校组织的入学仪式,于是他与培英中学的其他21名学生报名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
三角洲人民解放军广州入境仪式
05
然而,解放离故事的结局还很远,而只是广州人新生活的起点。
起初,婚宴上的喧闹声并没有阻止番禺的这对小两口超越易佳的爱情生活。冒着生命危险悬挂红旗的血液医生已经成为广州医院的好医生。
在过去的70年里,这些美好的老故事随着岁月书签的变黄而逐渐消失,但这座千年城市的新传奇仍在继续增长。
06
新中国成立后,修复已经成为废墟的海珠大桥成为广州的当务之急。
1950年12月5日,海珠大桥正式通车。1967年,广州市政府在海珠大桥以西白天鹅塘旁修建了第二座跨河人民桥。
当时,海珠区是广州的一个工业区,拥有众多的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大多数员工住在“河北”。高峰时段,人潮汹涌的海珠大桥成为广州的“奇迹”。中山大学教授黄天吉曾在《广州日报》的专栏中写道:
“我不能忘记六七十年代人们经过海珠大桥。每到高峰时间,桥面都非常拥挤。每个人都推着自行车挤上了桥。下桥时,自行车紧紧地跟着,风刮得很快。从高处看,人流就像蚂蚁爬山和瀑布一样。这幅画简直是世界奇迹。”
△作品在《祖国50年》(信息地图)怀旧摄影展上展出。1986年,人们早上沿着海珠大桥推自行车。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河套和杨叶瑶合影并报道
除了拥挤的海珠大桥,1966年被钉上第一个路标的北京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已经成为广州的“交通熊”。
许多人会选择在石头标志“北京路步行街”前拍照。再往前走几步,与玻璃分开,游客们将参观脚下的一个著名历史遗迹——11层,层层叠叠的古道(始于唐朝至民国),它斑驳的历史见证了这个地方2000多年的繁荣。
三角洲北京路千年古楼遗址。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薛明拍摄
对于广州的老年人来说,逛北京路附近的夜市已经成为他们童年难忘的记忆。
1984年5月,西湖路灯光夜市开业,一度被称为“华南明珠”。这是改革开放后广州的第一条步行街,也是中国大陆的第一条步行街。
第二年,广州又建立了17个带灯夜市,美化广州的夜晚。芳村居民邱小姐回忆道:
“过去,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和父母一起去夜市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三角洲西湖路照明夜市信息地图。
07
虽然光明的夜市逐渐淡出了旧八区,但这个热闹的综合体仍然铭刻在广州人的骨子里。
因此,一年一度的花卉市场已经成为广州人在春节期间的一项主要活动。每个家庭吃完年夜饭后都要去花市。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了更好地发扬花市的传统,将散落在太平路(现人民南路)各条街道和小巷的摊点集中起来,用竹竿修建了纪念馆,并正式命名为迎春花市。
迎春花卉市场1983年。资料来源:《广州日报》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人一直在追求越来越多的鲜花。广州花卉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花卉市场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
今天,广州的所有地区都有花卉市场。今年年初,“广州新年花城观花”开发了艾花市、水上花市等新游戏,玩得很开心。
2019年,广州迎春花市场,图为永清广场艾花市场场景。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昌伟照片
然而,改革开放政策给广州带来了更多。敢于“先喝汤”的广州人打破了一个又一个的旧束缚,赢得了许多全国“第一”。
1978年底,中国大陆第一家自由贸易、自由议价的国有河鲜仓库在广州一德路开业。
1980年10月,高迪街成为该国第一个自营服装市场。
同样的音乐茶室于1980年开张,时尚潮流的春风,从祖国的南门吹向四面八方。
△1982年广州高迪街的时尚摊位。
1987年11月18日,手机的鼻祖“手机”首次在广州投入使用。徐先生很幸运地成为了当时中国第一个手机用户,他说,手机的价格相当于一辆丰田农民的汽车。
“当时,邮局的人不知道手机应该值多少钱。他们让我先存一张两万元的支票,然后把它拿走。”
作品在“我的国家50年”(信息地图)怀旧摄影展上展出。1987年,在江南大道上,一位时髦的女士拿着手机在街上拨号。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河套和杨叶瑶合影并报道
1979年开业的东湖新村,在当时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个实行住宅小区管理;第一个以香港为首都的商业住宅区;第一套以人民币出售的商品房打开了国内房地产市场。
20世纪80年代的东湖新村。资料来源:《广州日报》
08
现在东湖新村已经四十多岁了,广州也迎来了到处都是高层建筑的新时代。
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27楼”广州大酒店和“32楼”白云大酒店到改革开放后的“63楼”广东国际大酒店和中信广场,中国的高层建筑屡创新高。
今天,600米的广州塔、530米的东塔和432米的西塔在城市序列中是突出的和不可或缺的,将天际线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记录了城市扩张的新地标。
广州夜景。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幼子照片
高楼拔地而起,广州勇往直前。
新时代的新姿态,
正在这座城市慢慢展开。
我是广州,请照顾我!
这是我的最新简历
请叫我“世界一流城市”!
2018年11月14日,世界城市研究所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发布了2018年世界城市名册。广州在2016年后进入世界一线城市的行列,从阿尔法跃升至阿尔法,排名第27位!
广州如何赢得国际认可?
全球互联互通国内排名前五
国际商业环境持续优化
创新能力与绿色环境持续升级
金融中心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高楼林立。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农照片
广州也以其自然资源为基础
高标准规划促进高质量发展
着力建设国际航运、航空、科技创新
三个战略枢纽
跨越式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
正在悄悄成形
开放、创新、强大和前卫
-这是广州
资料照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农拍摄
请叫我一个“夜经济”发达的城市
博物馆夜间开放,发布夜间消费地图,发布《广州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实施计划》,完善全球夜间经济产业链……今年8月以来,广州频繁打造“夜间经济”。
中秋节晚上去广东省博物馆听音乐会。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魏璇拍摄
四季宜人的气候。
开放的市场环境
加上独特的饮食习惯
让广州成为国家
“夜间经济”的先驱
一瓶啤酒和一盘炸牛河,广州常棣盛吉染上了老光数十年的宵夜记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魏璇拍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在广州吃饭”在全国都很有名
一群夜间“网红”餐饮品牌
逐渐上升
◆夜间体育活动集中区
逐步地
中秋节晚上,北京路非常繁忙。整条步行街都挂满了国旗,节日气氛非常浓厚。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拍摄
请叫我“最快乐的城市”
2018年11月26日,2018中国快乐城市论坛在天河举行。广州被评为“2018年中国最幸福的城市”!天河绿色cbd建设入选“2018中国最幸福城市,创新发展典范”。
广州人为什么快乐?
美丽的花朵一年四季开放。
广东菜的味道贪得无厌。
这座古城的变化日新月异。
文化地标散布在各地。
高校百花齐放
交通网络向四面八方延伸。
医疗水平是全国最高的。
城市环境美丽而适宜居住。
企业家可以享受一个适合自己创业的商业环境。
到广州的游客可以体验到宽容友好的生活氛围。
美丽、美味、宜居和温暖
-这是快乐的广州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幼子照片
请叫我“国家花园城”
10月25日至26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广州巩固建设国家园林城市进行了全面调查。广州国家园林城市顺利通过了验收。
为什么广州被评为花园城市?
这座城市鲜花盛开,告诉你答案。
新交中路的路边长满了粉红色的木棉花花。资料照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叶瑶拍摄
从西关刺绣馆到深红色交汇处
从木棉到紫荆花
从黄骅文化节到花卉艺术展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
每月样本不多
临江大道上到处都是主题花卉和树木。
有轨电车穿越花海河
30公里精致的珠江景观
展示一江两岸的生态美
信息照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拍摄
19个湿地公园
89个森林公园
247个城市公园
有天然氧气,对吗
互联网用户也不乏“切入点”。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水绿山绿。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叶瑶照片
3000公里绿道
把森林、湖泊、小山和公园串在一起
放慢城市的快速步伐
突出大自然的野性
二沙岛广州发展公园大草坪上的绿道。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拍摄
绿色、美丽、活力、生态
这是广州花园
国家交通中心
1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等单位发布了《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广州国家交通中心指数在全国排名第一,被选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和交通中心。
作为国家交通中心
广州强在哪里?
广州地铁区出入口
该网络的里程是全国第三。
12月28日,广州地铁三号线齐头并进,广州第一次实现了“只接地铁”。图为地铁从化客运站。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昌伟照片
高速公路向四面八方延伸。
这个城市的主要道路纵横交错。
信息照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拍摄
白云机场与世界接轨
去年全球11大客流
白云机场。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旭阳拍摄
广州南站直达全国
乘高铁游过大江南北。
广州南站。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和实习生张开宁合影。
南沙港引领中国
邮轮码头建设全面展开
将来能阻止世界上最大的游轮
《广州日报》所有媒体记者乔魏军和庄小龙合照
广州引领智能交通
手机扫除了公共汽车和地铁
国家交通一卡通是完美的
广州未来将继续开放。
建造十个火车站
高速铁路进入市中心
推进第二机场建设
建设世界级的空中铁路联运枢纽。
计划对外开放十大铁路战略通道
……
发达、流畅、快捷、方便
-这是广州的中心
资料来源:广州城市形象电影《鲜花盛开在广州,相聚在世界各地》
“淬火工艺”70年
让这个千禧制造商
生成带来新的活力
花了70年才建成
这座山峰
也属于每一个人
你为这座城市而战
▲夜晚,色彩斑斓的珠江游船在珠江上有序航行,珠江两岸的灯光相互辉映。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拍摄
十五个城市
15场精彩表演
团结一致
我爱你中国!
据《广州日报》、《广州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和《羊城晚报》报道